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国外沥青搅拌站的发展,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历史

根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在巴比伦就铺筑了第一条沥青路面,但这种工艺不久便失传了。1850年前后,法国把岩沥青用于道路路面。1854年法国的马娄(L. Malo)在巴黎用碾压法修筑热铺沥青路面,当时采用的岩沥青,是渗透有6%-10%沥青成份的石灰岩把它打碎成细粒,加热摊铺碾压,而形成沥青路面。

1850年以后,美国从法国、瑞士输入大量岩沥青,以东部为中心修筑沥青路面。1871年,德斯门特(E.J.Desdment)在纽约市用砂、石灰石粉和特尼里湖沥青铺筑沥青路面获得成功,并得到了专利施工方法。这是近代热铺湖沥青路面之始。

19世纪50年代使用的拌和沥青混合料,是在用煤作燃料的紧密栅上架一个较浅的铁盘,把集料轧碎并经粗略地分级后放在铁盘上加热烘干,然后浇上热的煤沥青,用人工拌和。1888年法国开发出第一台用于修建战前高速公路的搅拌机。直到20世纪初,才发展成机械化的烘干及拌和方式,并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发展。

国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用专业的沥青混合料铺设道路。最早的专业化生产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厂家出现在20世纪的欧洲。瑞士的安迈( AMMANN)公司(1869),德国的泰尔托( TELTOMAT)公司(1906)、边宁荷夫(BENNINGHOVEN)公司(1910)、.林泰克( LINTEC)公司(1919),芬兰的艾摩美迪(AMOMATIC)公司(1919),法国的埃尔蒙(ERMONT)公司(1924),意大利的玛连尼(MARINI)公司(1899),美国的阿斯泰克(ASTEC)公司等企业,在公路施工机械生产中崛起。

在亚洲,1950年前日本只能制造生产率为5 -l0t/h的沥青搅拌站。1950年后可以生产20t/h的产品,1959年日本铺路公司从国外引进生产率为60t/h的沥青搅拌站。1960年开始,日本新泻铁工制造了搅拌容量为0.5t、锅、生产率为35t/h的沥青混合搅拌设备。日工从1958年开始研制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此后搅拌站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应,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容量也在逐渐加大。1965年时以lt/锅为主,1970年已有2吨/锅的产品。1975年日本又引进了3t/锅和4t/锅的大型产品。

1970年,日本实施了修改后的公害对策基本法。美国在1973年也通过丁沥青混合搅拌设备应符合美国环境保护法中的洁净空气法。这些法规规定搅拌设备必须把排放废气的不透明度控制在20%以内,并规定微粒含量应小于90mg/m3。欧洲相应地出台了类似法规。这样,本来基本结构相同的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随着各种除尘器等防公害设备的增加,搅拌设备和混合料种类随之增多,且设备朝多样化方向发展。1980年初,沥青搅拌设备应用了计算机的控制和管理系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建成目前这种高新 技术水平的沥青搅拌设备。

20世纪60年代,大量使用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因他们配置了附加的防空气污染装置(布袋除尘器)使搅拌设备的成本大幅度增加,而整机体积庞大导致移动困难。故此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研制了单滚筒式搅拌设备(即连续式ASTEC)、法、英、意等国也相继作了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阿斯泰克(AsTEc)公司首先研制出连续强制式双滚筒搅拌设备。这种设备的生产率可达50- 700t/h。

沥青搅拌设备是应公路的发展而生的产品。随着经济的增长,汽车的产生,贸易的广泛推进,交通运输业得到迅猛发展。公路由土路一碎石路一沥青路,公路的等级也从四级公路到一级公路到高速公路。沥青搅拌设备的发展也由最初的人工制作沥青混合料———机械制作———机、电、气、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全自动智能化操作。同时,设备的生产能力也由每小时几吨发展到现存的数百吨。设备的分类也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之分。

同时,由于路面的损坏,各种道路养护设备也应运而生。旧沥青料再生设备就是这种设备。沥青再生设备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欧洲、美洲得到应用。但大规模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末开始。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公路建设已到全面改造时期,加上汽车拥有量的猛增,原有道路已不堪重负。为了降低成本和防止旧沥青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很多国家奖励业主对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利用。